(生物多样性大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中国*委员会成立
中新网昆明10月10日电 (罗婕)记者10日从“候鸟计划”融媒体文化艺术展及传播行动发布会上获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 SSC)中国*委员会正式成立。
本次活动由COP15执委办、IUCN SSC指导,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主办,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的整体活动框架下举行。活动旨在通过学术讨论和艺术展览等方式,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众认知与行动,并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机连接纳入国际传播的学术视野。
发布会上,IUCN SSC全球执委、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解焱宣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中国*委员会正式成立。解焱介绍,中国*委员会的成立主要是为了联合中国物种*形成合力,更好地推进不同类群*的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物种状况评估机制等多项工作。她表示,“希望和传媒界加强合作,促进物种保护宣传。”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清华大学卓越访问学者赵月枝进行了题为《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与中国国际传播的挑战:跨文化传播的视角》的主旨演讲。她认为,当前国内外环境传播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断层。生态文明理念是“天人合一”观念在全球环境危机时代的全新表述,了解“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在当前国际语境中的传播状况,能更好地理解“讲好中国故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曹培鑫介绍,“候鸟计划”系列传播行动将借用“候鸟”作为“共享视角”形成与各地域文化和社区之间的情感纽带,对“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生态文明命题进行深度故事叙述和跨文化传播,通过融媒体技术突破生态保护在传播当中的困境。
当天,“候鸟计划”融媒体文化艺术展及传播行动正式启动。据悉,艺术展览与学术研讨会的正式活动预计将在2022年COP15的第二阶段期间举行。(完)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